告别沈从文******
中新社记者 王佳斌
一个传奇式的文坛巨人长眠了。熟悉沈从文先生的亲人、朋友,今天在八宝山公墓向他鞠躬告别,献上鲜花,寄托哀思。
松枝和鲜花覆盖着他的身体。他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去。两旁列着亲属和巴金等友人敬献的花圈、花篮。
没有显要人物,没有悼词。播放的是先生喜爱的肖邦小夜曲和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曲。亲友们尽量压低了哭泣声,像怕惊扰先生的梦魂。
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在花圈上写着:让音乐和鲜花伴随我们的心。
多年以前,先生写道:我和我的读者行将老去。现在,他的读者遍及世界,他却默默地走了。
告别沈从文先生,也告别了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
60年前,这位曾在沅水流域流浪多年的湘西青年,背着小包袱独自来到了北京。当郁达夫在某个冬日敲开一间亭子间的门时,他看到的沈从文只穿着单衣,还流着鼻血,面前却放着一堆厚厚的文稿。
不久,沈从文便以他自豪的山里人的坚韧和倔强,在文坛上开辟了自己的领地。他把沅水流域几百码头的人事哀乐、山光水色、历史沿革搬进文学殿堂,构筑出独特的文学世界。
他自十二三岁离家,当过兵,当过水手,干过书记员和税收员。他只念了小学,却成了大学的教授。正当他创作力旺盛的时候,却突然从文坛上沉默了、消失了。留给人们的是无穷的悬念、无尽的遗憾。
围绕着他,像光环一样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他的传奇的经历、他的马拉松般的恋爱、他的山里人的热情与幽默。当“文革”时他被派去打扫女厕时,他说,对我老头真信任嘛!
我曾读遍先生的著作,并几次登门造访,有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水的热爱。“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不可分。”他还曾这样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先生对水的写照,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品格,帮助我们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史学成就。
先生在美国的内妹张充和、汉思夫妇有一挽联,概括了先生的一生: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中新社北京1988年5月18日电)
“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消息,当地时间1月7日晚,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银行、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的《唐诗的回响: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完成费城首演后,在纽约林肯中心再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唐诗西韵”。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法国、埃及、印度等10多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桥水基金总裁达里奥,纽约市长亚裔事务主任郑祺蓉,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亚裔表演艺术中心田浩江、廖英华夫妇,费城交响乐团总裁马思艺及纽约各界人士共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大主席克勒希在演出前“苏州主题日”活动致辞中表示,今晚的活动延续了中美开展学术与文化交流的传统,体现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意义。这种对话与合作的精神正是当前多边体系所需要的。让我们铭记中国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秉持相互理解的原则,向着正确方向采取务实行动,使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张军大使表示,“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以全新的方式演绎中国唐诗名篇佳作,是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互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欢乐春节”同联合国和各界朋友重逢,期待更多的中国文化佳作走出国门,走进联合国。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没有人民之间的互信就难以建立起国家之间的互信。当今世界面临重重挑战,世界只有一个,各国人民的命运相互依存,我们更需要发挥文化文明的力量。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演出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黄屏总领事表示,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会晤时一致认为,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往来,音乐会的举办正是对两国元首共识的积极响应。希望音乐会给观众带来“欢乐春节”的美好祝福,亦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美国观众,期待中美关系在各方努力下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